銅馬踏飛燕名字的由來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4-17 10:30:56 點擊量:339
早在1983年的時候,銅馬踏飛燕就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,作為中國旅游業(yè)的圖形標志,天馬行空,逸興騰飛,無所羈縛,象征前程似錦的中國旅游業(yè)。而馬踏飛燕的青銅制品,象征著中國數(shù)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,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,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。
銅馬踏飛燕通體青銅鑄成,表面有一層青綠色的銅銹。銅馬昂首嘶鳴,三足騰空,右后足踏在一只飛鳥的背上,飛鳥驚詫地回頭觀望,喻意神速。這一構思巧妙而科學,整體的支撐點很小,但重心穩(wěn)定。關于該造型的含義,有不同的解釋,一種解釋是說馬的速度極快,另一種解釋是該馬為神話中的天馬,因此在鳥之上。
銅馬體態(tài)矯健、昂首嘶鳴,被認為是漢代“天馬”的典型形象,是神話中的角色,不是現(xiàn)實中的馬。一般的馬是前后同向騰空,而此馬同一側的兩腿向同一方向騰起,稱為對側步,這種步伐對于乘坐的人很舒適。關于飛鳥的造型,有諸多說法。一種認為這是龍雀的造型,龍雀即古代的風神。從飛鳥的形體推斷,有專家認為是游隼。
銅馬踏飛燕是東漢青銅藝術的精品之作。東漢銅奔馬的造型方式,沿用了當時通行的奔馬的形象,并且創(chuàng)造性地加上了飛鳥,既起到了實際中的固定作用,又增加了馬飛奔的氣勢。整體上看,它是漢代人勇武豪邁的氣概、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的表現(xiàn),反映了漢王朝的強大與富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