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蠟法鑄造銅馬工藝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3-27 14:53:41 點擊量:324
馬代表的是精神、高貴、成功,銅馬寓意非常好,擺起來大氣,不僅具有觀賞性,還有收藏價值!精美的銅馬雕塑擺起來是很美觀,但它的鑄造工藝卻非常復雜。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失蠟法鑄造工藝,他們先用易熔化的材料——黃蠟(蜂蠟)、松香、油脂(牛油、植物油等)按一定配比混合,制成蠟模。根據(jù)地區(qū)、季節(jié)和工藝要求,模料配比也不盡一致。
制作蠟模有貼蠟法和撥蠟法,貼蠟法就是將與鑄件壁相同厚度的蠟料貼于預制成的泥質(zhì)內(nèi)范上,再用雕刻好下凹紋飾的模板在蠟料上壓印,即可獲得有凸起浮雕紋飾的蠟片;撥蠟法是將蠟料通過壓、捏、拉、撥、塑、雕等手法,形成精妙、細致、扭曲、以至透雕的紋飾和附件,粘焊于蠟模上。
蠟模成型完成后,在蠟模表面用細泥漿多次澆淋或涂刷,使緊貼蠟模形成一泥殼,再涂上耐火材料,使之硬化。自然干燥后,用火烘烤鑄型,使蠟油熔化流出,形成型腔再往型腔內(nèi)澆注金屬熔液冷卻,除去內(nèi)外范再進行修整、打磨和各種表面處理,如著色、鎏金、鎏銀、錯金銀等。
失蠟法鑄出的銅器既無范痕,又無墊片的痕跡,鑄造鏤空的器物更佳。中國傳統(tǒng)的熔模鑄造技術對世界的冶金發(fā)展有很大的影響?,F(xiàn)代工業(yè)的熔模精密鑄造,就是從傳統(tǒng)的失蠟法發(fā)展而來的。